“情暖民工”專項活動開展以來,江陰市司法局建章立制,多措并舉治欠保支,欠薪糾紛案件總量、涉案人數及金額、因欠薪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大幅下降,全市勞動關系狀況持續改善。截至目前,已為477名農民工討回工資近4600余萬元,勞動糾紛案件按期結案率100%。
一是一健響應,實現處置討薪事件“步步有反饋”。該市12348服務熱線根據討薪來電情形的不同,設立三級預警研判辦法,每級預警方案都有司法、人社,住建、交通、水利、發改、市場監管等部門迅速對接處理,超過辦理時限的相關人員,將由熱線平臺轉交紀檢部門,啟動考核問責機制。圍繞12348熱線這根指揮棒,各鎮街“欠薪欠資清零工作站”日常奔走100余個重點建筑工地,主動巡察,及時檢查用人單位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情況等,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,有效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。
二是數據賦能,實現風險管控“層層有記錄”。根據全市行政區劃特點,劃分出17個一級網格和274個二級網格,138個專屬網格,并配備N名網格信息員。通過網格信息員對全市用人單位信息無死角、全覆蓋地采集和更新,建立起數據全面、信息準確、內容詳細的“用人單位勞動用工管理信息數據庫”,以及責任明確、跟蹤及時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網絡。將數字技術運用到欠薪治理,創新研發“智慧勞動監察”預警平臺,開設“無欠薪企業”專欄,實現欠薪聯合預警市、鎮街、村社三級貫通;上線大數據欠薪一體化預警系統,實現欠薪信息自動預警;推動建設企業工資支付監管平臺,實現對企業工資支付行為的智慧監管。依托智慧治理平臺開展勞動糾紛基層綜合治理,建立以調解、監察、仲裁為基礎,綜治、公安等多方力量參與的“1+X”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。涉及違法用工的案件記錄入庫,初步建成“勞動用工違法案件信息數據庫”。
三是重拳出擊,實現追索欠薪“件件有實招”。通過聯合執法、失信懲戒、嚴厲打擊等措施,充分運用重大欠薪案件社會公布、“黑名單”管理、欠薪入刑等懲戒手段和懲罰措施,加大對欠薪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,增強刑事追責的打擊威懾效果,實現“一處欠薪、處處受限”監管懲戒格局。將執法維權作為守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有力屏障,各鎮街“欠薪欠資清零工作站”,協同相關部門(單位)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、農民工工資清欠、“春暖行動”、打擊非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執法檢查等專項行動,發現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案件線索325件,受理結案322件,結案率達到99.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