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浦口區司法局活用“加減乘除”服務法解決好市場主體、廣大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在實干實績中體現擔當作為。
一是善用“加法”,延伸司法力量“克難題”。整合運用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、76個立法民意征集點、5個街道綜合執法局等基層法治建設工作平臺和力量,打造縱橫貫通、宏微結合的“法治民意直通車”。創新開展“法律明白人+政法網格員+法治觀察員”組團式服務,助力“援法議事”活動全面展開,已建成10個“援法議事”特色品牌,實現全區74個村(社區)特色品牌全覆蓋。
二是精用“減法”,跑出辦事流程“加速度”。在全市率先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,審批時限平均減少80%,事項材料平均減少30%。簡化法律援助辦理程序,打通“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”,推選政治素養高、業務能力強的區屬律師成立“名優律師團”,綜合運用庭審旁聽、案卷檢查、征詢司法機關意見和回訪受援人等措施,督促援助律師提質增效,維護困難群體合法權利。春節前后,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1起,接待來訪咨詢155人次,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萬余元。
三是活用“乘法”,開通惠企便民“直通車”。緊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升級改造,創新完善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法律服務舉措,確保服務企業更及時、訴求渠道更暢通、聯系群眾更緊密,加快形成覆蓋全業務、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。充分發揮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,以延伸“一村(社區)一法律顧問”為依托,組織村(社區)法律顧問對鄉村企業發展提供精準智力支撐,實現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。
四是巧用“除法”,高效協同作戰“解紛爭”。圍繞省廳部署的2022年“七大行動”,聚焦政府債務、“雙減”政策實施、征地拆遷等重點群體和新業態從業人員維權訴求,對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超前預防、及時化解。加大“蘇解紛”非訴服務平臺推廣力度,突出申請、受理、調解、回訪“一站式受理”“一條龍服務”“一體化研判”等功能,實現群眾法律訴求“預約辦”“在線辦”“指尖辦”。